2018-2019绵阳市惠民利民医保系列政策
5月22日上午,绵阳市举行医保政策调整情况新闻发布会,就城乡医保制度整合及其它政策调整完善进行发布。据介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绵阳陆续开展了城镇职工医保政策修订、以及整合原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为城乡医保居民新的政策制度体系等重要工作,出台了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利民医保政策。
一图读懂绵阳医保政策调整
下一页
“整合工作达到了国家、省提出的‘覆盖范围、筹资标准、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六统一要求。”会上,绵阳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邦宏表示,绵阳医保的整合工作推进顺利,整合效果初步显现——
一是参保人群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参保范围进一步扩大,不再区分城镇和农村户籍,本市户籍的城乡居民均可参保,另外在绵阳市办理了居住证的外市户籍居民也纳入参保范围,方便这部分外地居民就近参保就医。据医保系统数据,除去部分长期在外地务工者选择在工作地参保之外,截至目前,全市城乡参保居民人数为421万人,参保率超过省规定的97%以上。通过重新办理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尤其令人欣慰的是过去长期存在的重复参保问题基本得以全面根本解决。
二是参保待遇更加公平与可持续。医疗机构不再区分县域内、外,统一按照医疗机构等级确定医保报销标准,实现医保待遇全市一致。严格按照基金管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了市级医院的医保报销比例,适当提高了基本医保待遇最高支付限额,城乡医保医保待遇整体有所提升。
三是参保群众进一步获得实惠。一是扩大了医保目录和慢性病病种,药品报销目录由之前新农合1300余种、城镇居民2300多种,扩大执行新的医保目录2500多种;二是将36种国家谈判药品(主要是抗癌类高价药物)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三是将原来县市区新农合约20种门诊慢性病扩大为27种,门诊特殊重症疾病扩大为10种(类)。通过以上政策措施,切实减轻了参保患病居民医疗费用负担。
四是参保群众就医和报销更为便捷。城乡居民就医时持社保卡,不仅在市内定点医院,在履行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后,在市外开通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的医院也能即时结算,并且是基本医保、大病(补充)保险一单式结算,无需个人垫付医药费,切实消除了参保群众垫付压力和往返报销的不便。